筠连欢乐送提供及时的本地资讯、以及海量分类信息

最美筠连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9259|回复: 0

降压茶,最简单的降压法宝!

[复制链接]

9

主题

74

帖子

265

积分

职场新人

Rank: 3Rank: 3

积分
265
喷狗指挥使司 发表于 2018-10-31 21:36: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筠连。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小编导读
高血压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的常见病症,很多人除了苦寻降压药之外,也在极力寻找降压茶,茶疗,在这种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下,对于现代人而言,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今恰巧找到一众高血压茶疗方,或能给“降压”事业添砖加瓦!
214017rrzqrldte5q0q9b3.jpg


1.单味茶
各类茶多可防治高血压,单味应用有效。此外,可预防高血压的并发症中风。
2.茶加药
(1)栀子茶(《本草纲目》)
芽茶30克,栀子30克。上两味加水煎服。具有泻火清肝,凉血降压的功效。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等。
(2)菊槐茶(《民间验方》)
菊花、槐花、绿茶各3克。将上三味放入瓷杯中,以沸水冲泡频饮。具有平肝祛风,清火降压的功效。主治高血压头痛、头胀、眩晕等。
(3)天麻茶(《养生治病茶疗方》)
天麻6克,绿茶3克,蜂蜜适量。先将天麻加水一大碗,煎沸20分钟,加入绿茶,少沸片刻,即可。取汁,调入蜂蜜。每日1剂,分两次温服。具有平肝潜阳,疏风止痛的功效。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等。
(4)杜仲茶(《茶叶实用知识》)
杜仲叶、优质绿茶各等分,共研粗末,混匀分装,每袋6克。日1~2次,每次1袋,沸水冲服。有补肝肾,强筋骨的功效。主治高血压合并心脏病及腰痛腰酸等症。
(5)降压茶(《常见病验方选编》)
夏枯草18克,茺蔚子18克,草决明30克,生石膏60克,黄芩、茶叶、槐角、钩藤各15克。①上药加水适量,煎沸20分钟取汁,即可。可先后煎两次,合并煎液而饮用。②上药共研末,以沸水冲泡,加盖浸泡15分钟,即可。③上药共熬,取汁,加蜜收成膏。每日1剂,分早、中、晚3次饮服,具清肝泻火,降压的作用。主治高血压,头痛、头晕、目眩等。
(6)高血压方(《茶酒治百病》)
乌龙茶(或龙井茶)3克,杭菊花10克。开水泡茶饮用。此方对肝阳上亢或阴虚阳亢型高血压适用。此茶不宜太浓,以免引起失眠及心跳加快。
214017m0isb0msihmbbnuv.jpg


3.代茶
(1)罗布麻降压茶(《中药制剂汇编》)
罗布麻叶500克,干燥,加入少量鲜茉莉花同置于密闭容器内,熏24小时,将茉莉花弃去,低温(50℃~60℃)烘干。分装每袋4.5克,日取1袋以沸水冲饮。具有平肝降压,安神利尿功效。主治高血压。
(2)降压茶(《全国中成药产品集》)
决明子,茺蔚子。茶剂,包装规格30克。有凉血、降压作用。主治高血压。
(3)山楂荷叶茶(《营养世界》)
山楂15克,荷叶12克。将上两味共切细,加水煎或以沸水冲泡,取浓汁代茶饮。具有消脂化津,降压减肥的功效。主治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症。
(4)葛根茶(《中国药茶》)
葛根30克,槐米15克,茺蔚子15克,煎汤或冲泡代茶饮服。可治疗高血压病。
(5)菊花茶(《中国药茶》)
菊花、银花各24~30克,用沸水冲饮。具有抗菌消炎、明目,降压作用。主治高血压、冠心病。
(6)莲心茶(《中国药茶》)
莲心3~5克,生甘草5克,沸水冲泡。主治高血压。
(7)柿叶茶(《中国药条》)
新鲜嫩柿叶30克(或干柿叶15克),开水泡服。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治多种疾病的功效。主治高血压及冠心病。
(8)桑寄生茶(《中国药茶》)。
桑寄生。冲剂,每包相当于生药40克,日服两次,每次半包。可治冠心病,心绞痛。或用桑寄生煎汤代茶,有益于高血压患者的辅助治疗。
(9)平肝清热茶(《慈禧光绪医方选议》)
龙胆草、醋柴胡、川芎各1.8克,甘菊、细生地各3克。将上药混匀,捣碎成粉末,水煎代茶。有清热平肝,滋阴活血作用。对早期高血压病有治疗作用。
(10)苦丁茶(《中级医刊》)
苦丁茶、菊花、桑叶、白茅根、钩藤各6克。煎汤代茶饮。有清热降压作用,可治疗高血压。
(11)石楠叶茶(《现代实用中药》)
石楠叶10克,川芎3克,白芷、天麻各5克,女贞子6克。用上药5倍剂量共研细末,混匀。每日取药末30克布包,置保温瓶中,用开水适量冲泡,盖闷30分钟后分次代茶饮用,1日内饮完。有祛风通络镇痛功效,主治①高血压性头痛,头晕等。②偏头痛,或眉棱骨痛,在左侧或在右侧,或痛连齿颊、时作时止,可因焦急、情绪紧张而诱发或加重,如神经性头痛之类。脾胃虚寒者慎服。
好 书 推 荐


214017gz26jng7ub1626jk.jpg




《中国茶疗》
林乾良1932年生于福建福州。195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留院任外科医师。近50年来,在中西医结合上成就恢宏,得部级奖1项,省市级奖多项。发表论文两百多篇,医学专著30多种。任全国主编者如中医专科统编教材《中药学》以及《养生方集成》、《中药成人教育系列教材》等。在国外出版者如《药对》[美]、《不老宝典》[日]、《长寿皇朝》[加]等。浙江中医学院教授、中药教研室主任。曾任中国医史学会、中国药史学会理事;浙江医史学会主任委员、浙江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副会长。 上世纪70年代末,由于对中药、本草、养生、食疗等研究均及于茶学,遂立志深入探讨。1983年,以《茶叶药用之研究》及《茶史片甲》两文参加全国茶文化学术会议,并提“茶疗”构思。经数年努力,在发表数十篇论文之基础上,于1998年出版《中国茶疗》。曾两度赴日讲学。又因自幼喜翰墨好篆刻,老而弥笃,造诣较深。今为西泠印社社员、中国书协会员及中、美5家印社之名誉社长。近年又致力于以书法、篆刻创作茶文化,颇得海内外赞赏。(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林乾良医学丛书:中国茶疗(2版)》(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林乾良,陈小忆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最美筠连 ( 蜀ICP备16024158号-1 )

GMT+8, 2024-6-17 08:21 , Processed in 0.06876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