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头条  >  筠连新闻  >  杨代蓉:发展壮大筠连苗绣 传承宜宾非遗文化
杨代蓉:发展壮大筠连苗绣 传承宜宾非遗文化
2020年06月20日 09:09   浏览:3259   来源:最美筠连

【奋斗】杨代蓉:发展壮大筠连苗绣 传承宜宾非遗文化


记者:杨万洪


57岁的杨代蓉是土生土长的筠连苗族人,系该县苗族刺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从小酷爱苗绣的她工作之余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苗绣的发展和传承上,也因为苗绣荣誉等身,受到了省市县的多个表彰。

杨代蓉出生于筠连县鲁班山罗家沟苗寨,父亲杨朝周长期从事苗族乡村小学教学和管理直到退休;母亲熊永知擅长苗族刺绣,担任过公社妇女主任、县人大代表,但在她生长的寨子里,母亲只是一个有名的绣娘。

杨代蓉的刺绣作品。(记者 杨万洪 摄)


杨代蓉从记事起便受到母亲操持女红的熏陶,9岁正式开始独自刺绣,处女作《小鸟含花》得到父老乡亲赞许,从此,对苗绣的酷爱和执着与日俱增。“我在读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在课堂上偷绣苗绣,被同学告发,父亲作为校长,把我叫到他办公室严厉训斥,要求我专心读书,以免影响学习。”杨代蓉说,可喜的是,母亲却循循善诱耐心指点她的苗绣女红,生怕手艺失传,要她把苗家人的传统刺绣技艺学到手并且传承下去,因为苗绣女红也是苗族女子应该具有的生活品质。

杨代蓉的刺绣作品。(记者 杨万洪 摄)


杨代蓉16岁时参加工作当上人民教师。“虽然苗绣只能成为我的业余爱好,教师才是我谋生的主业,但是,我从来没有一天放弃过女红,利用八小时以外、周末和寒暑假,一直在从事苗绣的操炼和传习。”杨代蓉说。

2009年10月19日,杨代蓉被列为105Ⅶ-14号四川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同年底将自己的两间房屋开辟为苗族刺绣传承展示场所。她还在筠连县高坪苗族乡建立1处苗绣传习基地,在全县确立8个苗绣传习户,10多名学徒分布在川南滇东北结合部。

苗绣传承场景。(杨代蓉丈夫艾卫民 供图)


2015年起,在筠连县文化馆的具体指导下,杨代蓉先后在巡司中心校、景阳中学、腾达中心校以及全县举办的两次苗绣传习活动中,讲解并手把手传授苗绣技艺,培训200多人次。对上门学习苗绣的学生,杨代蓉传授苗绣技艺,免费提供食宿、传习工具和原材料,没有收取过一分钱的学费。

美国友人收藏杨代蓉苗绣作品。(杨代蓉丈夫艾卫民 供图)


杨代蓉在掌握并承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苗族刺绣及实践中,创出一条走出去、请进来的传承路子。先后在川滇黔各级举办的民族文化活动中,从事苗绣技艺和作品展演展示30余场次,同来自云南、贵州以及汶川和美国苗族社区的绣娘们交流女红。数十套手工苗绣服饰被省、市、县文化机构以及美国苗族研究中心和许多国内外爱好者收藏。她撰写的《筠连县苗绣图案赏析》《论筠连苗族刺绣艺术文化》两篇专业文章,被收入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苗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6、2017学术年会论文集。 

杨代蓉裁布准备制作苗绣。(记者 杨万洪 摄)


2009年至2017年,杨代蓉参加了三次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2016年11月,央视新闻联播原主播、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播音主持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央视播音主持业务指导委员会执行主席李瑞英莅临筠连县职业中学,参观了她的苗绣作品和技艺展演。由于多年来各地各级领导和专家学者的关心支持和鼓励,虽然从事苗绣是一门“孤独”的艺术,但是杨代蓉内心仍然充满力量和信心,从没有停下来歇歇脚的想法。

苗族刺绣现场演示。(记者 杨万洪 摄)


杨代蓉说,苗族是一个古老的发源于中国的世界性民族,主要聚居于中国华南、东南亚及欧美。据2010年的人口普查数据,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为中国人口占第4位的民族。筠连苗族刺绣,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凝聚了筠连苗族妇女千百年来的勤劳智慧、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充分展现了筠连苗族的信仰崇拜和生活追求,是筠连苗族故老相传的一种文化现象和独立存在。筠连苗绣工艺复杂,针法奇特,多用平绣、挑绣、串绣等针法,行针走线间,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是苗族绣娘的生活阅历、心灵手巧、勤劳硕果的集中体现。筠连苗绣图案优美,多以小花小草、喜鹊蝴蝶入图,简洁祥和,素雅华贵,是筠连苗族亲近自然,向往和平的内心渴望和生活追求。

英国友人收藏杨代蓉苗绣作品。(杨代蓉丈夫艾卫民 供图)


筠连苗绣色彩艳丽,多用大红大绿,大粉大紫,热情奔放,对比夸张,是筠连苗族期颐爱情、喜欢轰烈的内心释放和生存理念的文化表达,具有浓重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民俗性。过去,筠连苗绣在母女、师徒、长幼之间口传身授,世代相承,苗族妇女人人会绣,斗针法,拼手巧,比审美,俨然斗绣大赛,优秀者为荣。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西方文化、经济至上价值观念和现代化发展的冲击等多种原因,筠连苗绣已逐渐式微,会绣者寥寥无几,苗绣技艺濒临失传。

苗族刺绣作品。(杨代蓉丈夫艾卫民 供图)


“面对筠连苗族刺绣技艺的高度濒危,我万分感恩党和政府的关怀重视,我将牢固树立苗族文化主体意识,怀着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满腔热血,以苗绣传承的责任担当为己任,不遗余力”。杨代蓉说,由于她的职业是教师,长期以来,虽然只能在八小时以外和利用寒暑假从事苗绣女红,但是,杨代蓉却做了很多鲜为人知和常人无法想象的保护、挖掘和传承工作,默默无闻,脚踏实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了贡献。

2016年,杨代蓉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受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文化厅的表彰。另外,她还受到省市县的多项奖励。

面对苗族刺绣后继乏力的现状,杨代蓉坦言苗绣的继承和发扬需要各方努力。“我们这一代人逐渐年老,现在的年轻人对苗绣的兴趣和关注度不高,苗绣文化要得到传承,首先是要让人们认识和喜爱它。只要有人愿意学习,我非常乐意进行教学,让苗绣不断发展壮大,这也是为发扬宜宾传统文化做贡献。”
头条号
最美筠连
介绍
筠连人民的网上生活社区,让你更了解筠连,让你更热爱筠连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