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连头条  >  筠连新闻  >  【筠连文化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杨代蓉
【筠连文化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杨代蓉
2020年08月31日 11:49   浏览:4435   来源:最美筠连

【筠连文化人】(七):杨代蓉


















个人简介






杨代蓉 ,女,苗族,筠连县鲁班山罗家沟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苗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9岁随母亲熊永芝传承苗绣,潜心家学,嫡传亲授。民族小学任教多年,包班(复式班)承担班主任及语文、数学、图画、音乐、体育全部课程。退休前系景阳中学教师。

长期以来,杨代蓉女士免费为学徒传授苗绣技艺。加强与云南、贵州、汶川及美国苗族社区的绣娘们交流女红;有包括贫困户在内8家传习户,10多名学徒分布在川南滇东北结合部;耐心指导来访学艺的大学生;先后在巡司中心校、胜利街小学、希望小学、景阳中学、腾达中心校、筠连中学、筠连县特殊教育学校以及全县举办的传习活动中,传授苗绣技艺。

杨代蓉女士积极投入到公益文化宣传活动中。参加过历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及西南各级民族文化活动,并现场展演技艺;参加宜宾市“白酒文化节”并展示绣品和技艺;杨代蓉女士家中设有苗绣传习体验场所,供青少年观摩学习;其多件苗绣作品被省、市、县文化机构及国内外爱好者收藏。

杨代蓉女士不仅亲传亲授,还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发表《筠连县苗绣图案赏析》《论筠连苗族刺绣艺术文化》专业文章,主编《筠连苗族刺绣技艺》乡土教材。

蓉女士在传统文化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兢兢业业,甘于奉献,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个人”,荣获筠连县政府首届“筠州英才”荣誉。


传习图片


宗法自然

苗绣的嫡传亲授

筠连苗族织布传承场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苗族刺绣的传承场面

2015.09第五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上,原温家宝总理办公室主任、时任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右)在原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泽波(右2)陪同下,莅临筠连苗绣展位,关怀指导苗绣传习。


苗族刺绣作品简介



《富贵有余

杨代蓉苗绣作品《富贵有余》用于筠连苗族女性服装的围腰下角装饰。该作品运用难度很大的打籽绣、捆绣、钉绣针法,先将手工捆线钉牢在勾勒好图案的绣布上,起勾勒物象轮廓的作用,然后以毛线打籽绣成,立体感很强。取材于木槿花、锦鲤,还有蝴蝶,图案抽象,寓意深刻。不取恶隼老雕 ,体现苗族文化中追求祥和,仇视狂怪的审美心态。







《花开富贵》

杨代蓉苗绣作品装饰画《花开富贵》,综合运用了绣、插、捆、洒、点、网针法,以丝线绣成。图案主题取材于摆放在室内的花盆,芍药花开,繁花似锦,自由开放,还有小鸟含花,蝴蝶恋花,几声蝉鸣,真就一副花开富贵满华堂的景象,寓意生活和谐美满。







《花团锦簇》

杨代蓉苗绣作品《花团锦簇》,用作筠连苗族女性服装上的飘带。以平绣兼射、撒、点、捆针法绣成。图案虽然为牵腾的小花,无大花繁卉。但是,花朵五彩缤纷,景象十分华丽。因为小花在山中随处可见,俯拾即是,这是纯真实、纯自然的美,充分体现了筠连苗族信奉自然、不娇饰、易于满足的文化心态。





《龙凤呈祥》

    杨代蓉苗绣作品主要用于服饰装饰外,还可以装裱作室内装饰画。手工刺绣装饰画《龙凤呈祥》,主要以平绣针法用丝线刺绣,色彩艳丽,对比强烈,图案主体龙飞凤舞,配以蝴蝶、鸣蝉嬉春,朵朵祥云,漫漫水波,福如东海,一派祥和轰烈的景象。是筠连苗族爱美爱俏的内心释放和生存理念的文化表达,洋溢出一种独特祥和的艺术风格,反映了筠连苗族的内心渴望和生活追求。 

    该作品参加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艺术节乡村艺术大展,入选获奖作品。






《小鸟闹春》    

杨代蓉苗绣作品主要用于服饰装饰外,还可以装裱作室内饰画。手工刺绣装饰画《小鸟闹春》,主要以平绣针法用丝线刺绣,图案中间的牡丹周围配以树枝、绿叶和小花,还有熟透的石榴,几只小鸟在丛中嬉戏,好一副繁花似锦、小鸟闹春的景象。



苗绣经典成衣




















收藏于宜宾市博物馆的苗绣成衣



(以上图片由本人提供)



来源:筠连县文化馆

头条号
最美筠连
介绍
筠连人民的网上生活社区,让你更了解筠连,让你更热爱筠连
推荐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