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四川宜宾一辆网约车司机与乘客发生了争执,因为乘客定到的目的地是小区内,而网约车司机不进小区,二人因此发生争吵。
争吵过程中,网约车司机火气上涌,强行拉拽乘客下车,并称:“我这是私家车,我想跑就跑,不想跑不跑。”

因为司机的这句不当言论,引发了部分网友愤慨,指责这位司机载客太随性。
那么由此引发了一个问题,网约车真是私家车吗?真就不受规则限制吗?
其实关于网约车是不是私家车问题早就有所争论,虽然网约车的主体为私家车组成,但是因为针对网约车早有规定出台,私家车想跑网约车就必须改变车辆性质,使其变成为营运车辆,虽然车辆的所有权还归私人所有,但是车辆的使用性质已经发生变化。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网约车并不是这位司机说的那样属于私家车。
而网约车接单之后,与乘客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契约关系,在乘客未到达之前,有权拒绝结束订单;也就是说,在这起事件中,司机拉拽乘客和提前结束订单的行为,已经违反相关规定,而且违约了。
所以,在规则内来看的话,司机错了。

虽然司机的行为违约了,但是乘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这起事件中,司机肯定存在过错,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当事乘客就没错了吗?
如果从规则上来看,当事乘客还真就没错,没到目的地有权拒绝下车和结束订单,这是法律和平台赋予乘客的权利,并没什么不妥。
但是从人情上来看,乘客的行为有点不近人情了;司机不进小区自有他不进小区的理由,比如进出不方便、还有可能会遭到物业的为难,等等问题。
作为乘客虽然在规则内没错,但是不近人情确实有点欠妥了。

咱们不管是做什么工作的,都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体谅,在一些原则性的问题上不予退让是好事,但是在一些弹性问题上,适当的出让一点利益,也没什么不妥。
这个社会就是在包容与被包容、体谅与被体谅之间运转的,适当的退让一点无伤大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