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经济发展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今年以来巡司镇银星村通过种养结合多管齐下,唤醒闲置土地等“沉睡”资源,提升茶叶利用率,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巡司镇银星村目前已建成标准化生态茶园2万余亩,茶叶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今年银星村梳理盘活闲置集体建设土地,用于建设“川南茶海”鲜叶交易市场、标准化初制加工厂、生猪养殖场、农资超市等,通过出租场地、合作经营等方式促进集体经济创收。
在该村正在建设的标准化初制加工厂,这几天工人们趁着晴好的天气进行场地平整,搭建顶部结构和安装围墙。
巡司镇银星村党支部副书记马朝均:我们的厂是4月破土动工的,总面积9.17亩,目前已完工70%左右,预计在一月中旬能全面完成,二三月的时候能做茶。
这个总投资近540万元的标准化茶叶初加工厂建成后能实现初级茶叶的充分利用,让原本被丢弃的资源成为茶农增收的有效渠道。
巡司镇银星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朝均:我们建厂是为了解决茶农丢茶叶的问题,大中茶采摘不赢,大多数时候要剪来丢,现在采用机收机采,让老百姓有集体收益,预计收益全年60多万。
除此之外,银星村与大北农公司合作建设的1200头规模的生猪养殖厂也在抓紧施工,建成后村集体租赁给大北农公司,每年可产生租金收益20万元。
巡司镇银星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朝均:我们村集体经济养殖场今年4月破土动工的,总占地是7.17亩,预计1月份全面建成,现在完成了80%,我们是和大北农公司签订了协议,每年有20万的资金。
此外,银星村“川南茶海”鲜叶交易市场已全面完成建设,毗邻的农资超市也即将完成建设。
银星村党总支副书记马朝均:我们这几项加起来每年能给银星村带来200多万的收益。
银星村通过建茶叶初加工厂、交易市场和养殖场等方式,唤醒了原本沉睡的集体资源,让冬眠的集体经济实现循环发展,逐步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