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信息
微信扫一扫打开
发布信息
筠连头条  >  筠连新闻  >  水东门与瓮城——《宜宾史迹》之九
水东门与瓮城——《宜宾史迹》之九
2021年11月18日 15:02   浏览:222   来源:筠连头条


上期讲到了古宜宾城东门外的“百二河山”坊,文中引用了嘉庆版《宜宾县志》“百二河山坊,在东门外.......”的记载,本期就讲一下宜宾东门一带的往事。


水东门外侧大门


  在宜宾老城区专署街的东端,有一座规模宏大的歇山式门楼建筑,其斗拱结构、檐角飞翘、城墙高大、垛口分明,颇具大观楼风范。楼下三个拱门气势宏大,楼中匾额题有“水东门”三个大字,系国务院原副总理张爱萍书写,这里就是宜宾历史上的东门吗?


水东门内侧匾额由张爱萍题字


据嘉庆版《宜宾县志·城池》记载:“门六,东曰丽阳,......”,再据该志对“百二河山”坊在东门外的记载,可以看出:第一、县志中并无“水东门”名称的记载;第二、今水东门与古“百二河山”坊同处在交通街上,与志书上记载“百二河山”坊在东门外不符。


那么以往的宜宾城的丽阳门(俗称东门)在哪里?就在今天“百二河山”坊的西侧,即匡时街东段(原名东门街,后并入匡时街)的尽头。以往出了丽阳门(东门)便是“百二河山”坊,然后往左边下石梯走约八十米,还要出一道城门,再后就一直下梯坎可走到岷江边。


至今犹存东门外的第二道城门(俗称水门)


为何东门以外还有一道城门?这就是本期要给大家讲的古代修建城池中“瓮城”的故事。


瓮城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御设施之一,一般是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或方形的护门小城。瓮城两侧与城墙连在一起建立,设有箭楼、门闸、雉堞等防御设施。瓮城城门通常与所保护的主城城门不在同一直线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进攻。瓮城得名缘由有二:一是在主城门外加筑小城,形制多数为半圆形,圆者似瓮,故称瓮城;二是瓮城设在侧面,从而增强了防御能力,当敌人攻入瓮城时,如将主城门和瓮城门同时关闭,守军即可对攻入的敌人形成"瓮中捉鳖"之势。


古代瓮城的形制


清朝时期的宜宾城多数处在和平时期,未有大的战争,丽阳门(东门)便成了城中百姓到岷江里取水的通道。于是,老百姓通常将出城的丽阳门叫做东门,将东门以下瓮城的城门叫做水门,东门与水门之间的石梯路叫做水巷子,久而久之,东门就与水门喊在了一起,叫成了“水东门”!


今日水巷子,梯坎下的城门即是水门


岁月流逝,宜宾东门已不存,而水门还在。如今的水门上仍刻有“固圉”(巩固边防之意)二字,门边还立有刻着一块清朝时宜宾县知县禁止乱倒垃圾告示的石碑,碑文内容为“东关水门,禁倒污秽,就近居者,各宜遵守,倘敢故犯,立即重罚”。


清朝“县正堂李示”碑


1997年在进行宜宾街道改造时,为留住宜宾人对东门的记忆,就在东门原址附近的专署街东端,修建了一个仿古建筑,以宜宾人的传统称谓命名为“水东门”,并对尚存的水门及古城墙予以修缮保护。如今的水东门一带,已成为宜宾市民休闲、健身、怀古的好场所。


在宜宾历史上,修建的瓮城还不止一处,以往在东门南面的合江门外也有瓮城。在下一期里,本系列将会讲述合江门及其瓮城的往事。


宜宾史迹,下期继续,欢迎关注!


宜宾史志部分图文来自互联网,仅作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宜宾史迹》系列文章是宜宾史志首发,如需要转载,请致电13980394685或发消息到704994001@qq.com邮箱。


相关链接

  1.宜宾地标大观楼及其匾额“西南半壁”的含义 ——《宜宾史迹》之一

  2.宜宾有座钟鼓楼,半截伸到天里头——《宜宾史迹》之二

  3.藏在市委大院内的古迹,您知道吗?——《宜宾史迹》之三

  4.市委大院侧门外为何有幢西式建筑? ——《宜宾史迹》之四

  5.宜宾中西合壁建筑风格的教堂在哪里? ——《宜宾史迹》之五

  6.王府变文庙的往事——《宜宾史迹》之六

  7.宜宾的武庙——《宜宾史迹》之七

  8.宜宾仅存的明朝石坊,为什么名叫“百二河山”?——《宜宾史迹》之八

头条号
筠连头条
介绍
聚焦筠连民生!
推荐头条